8月12日上午,“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系统研发”项目(编号:2019YFC1511000)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举行。该项目隶属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项目,由东莞理工学院作为牵头单位,校长马宏伟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是东莞理工学院乃至东莞市单位首次作为牵头单位获批的国家重点专项。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该项目在东莞理工学院学术会议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了启动会议,并针对项目的实施方案组织了专家论证评审。会议首先由莞工环建学院院长郑愚教授介绍参会领导、专家;随后,应急管理部科信司、中国地震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东莞市科技局以及东莞理工学院校领导等分别在线上或线下致辞;接着,校长马宏伟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分别从项目目标与研究内容、任务分解与研究工作、技术路线与实施计划、管理机制与风险控制以及考核指标与预期成果等五个方面系统汇报了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各子课题负责人也就课题实施计划进行了详细汇报;最后,由15位知名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汇报情况进行了提问、点评与总结,并一致同意该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评审,认为项目研究目标明确,任务分解合理,拟解决的关键技术明晰,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方案具体、可操作性强,工作量及进度安排适当,项目牵头单位具有组织实施项目的保障条件,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
马宏伟校长汇报 |
|
东莞市科技局卓庆局长致辞 |
|
|
东莞理工学院会议现场 |
本次启动的国家重点专项由东莞理工学院联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长沙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国铁搭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家单位一起开展研究工作。该项目针对多功能建筑结构智能监测传感器研发及工程化开发、基于少量传感器和传感器优化布置的建筑结构抗震性态监测与安全评估技术、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建筑结构震前抗力及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基于地震损伤模式匹配的建筑结构震害快速评估技术、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与灾情评估平台搭建及工程应用等五个课题开展深入研究。最终将形成一整套能够对城市大规模建筑群进行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和灾情快速评估的技术装备和系统,为各级政府、行业部门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据悉,2019年度“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共部署27个研究方向,国家拨经费概算约5亿元,重点围绕大地震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重大地质灾害快速识别与风险防控、极端气象监测预警及风险防范、重大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部署等有关研究方向给予支持。东莞理工学院牵头的重点项目隶属“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方向。从实际立项情况看,共有25项进入公示名单,11项由高校牵头,其中同济大学牵头2项,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东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各牵头1项。东莞理工学院是同批11家牵头高校中唯一的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