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言祥
项目启动会专家简介:
俞言祥,男,1964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工程地震与城市减灾研究室(二室)主任。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地球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并留所参加工作。2001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工程地震、强地面运动模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今负责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973项目、中国地震局十五项目等。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
参加的科研项目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电力勘测设计科学技术进步奖应用成果一等奖。
主要代表性论著
陆远忠、俞言祥,1987. 未震空区与卸载地震. 西北地震学报,9(2):40~45. [1]
俞言祥、许忠淮、汪素云,1989. 对我国大陆地壳应力场观测结果的一种解释. 八十年代中国地球物理学进展,学术书刊出版社,284~293. [1]
许忠淮、汪素云、俞言祥,1992. 根据观测的应力方向利用有限单元方法反演板块边界作用力. 地震学报,14(4):446~455. [1]
汪素云、许忠淮、俞言祥、高阿甲、郭瑛、黄雨蕊,1994. 北京西北地区现代微震重新定位. 地震学报,16(1):24~31. [1]
俞言祥、许忠淮,1994. 用钻孔崩落法研究冀中坳陷水平主应力方向. 石油勘探与开发,21(2):48~55. [1]
汪素云、许忠淮、俞言祥、环文林,1995. 北京及邻区现代微震重新定位及其构造含义. 中国地震,11(3):222~230. [1]
俞言祥、许忠淮,1996. 利用斜井钻孔崩落资料反演冀中坳陷上地壳应力状态. 地震学报,18(2):246~253. [1]
汪素云、许忠淮、俞言祥、张琳,1996. 中国及其邻区周围板块作用力的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39(6):764~771. [1]
俞言祥、汪素云、吕红山,1997. 利用513中强地震仪记录图计算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 地震学报,19(3):268~274. [1]
黄雨蕊、许忠淮、俞言祥、高阿甲,1997. 下辽河坳陷现代应力场特征. 中国地震,13(2):114~119.
俞言祥、汪素云,1997. 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地震的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 地震,17(4): 364~370.
俞言祥、许忠淮,1997. 地应力信息在改善油田井网布局中的应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24(4):80~82. [1]
汪素云、俞言祥、吕红山,1998.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记录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性. 地震学报,20(5):481~488.
俞言祥、汪素云、胡聿贤,1999. 用宽频带数字记录计算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陈运泰主编,地震出版社,113~121. [1]
俞言祥、胡聿贤,2000. 关于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中长周期设计反应谱的讨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7~34.
俞言祥、许忠淮、黄雨蕊,2000. 用斜井钻孔崩落资料反演上地壳应力状态的遗传算法. 华北地震科学,18(1):1~8. [1]
Wang Suyun, Yu Yanxiang, Gao Ajia, Yan Xiujie, 2000. Development of attenuation relations for ground motion in China.Journal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8:32~20.
汪素云, T. M. Hearn, 许忠淮,J. F. Ni, 俞言祥, 张晓东,2001. 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 中国科学(D辑),31(6):449~454.
俞言祥、高孟潭,2001. 台湾集集地震近场地震动的上盘效应. 地震学报,23(6):615~621. [1]
俞言祥、汪素云,2002. 美国西部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 新世纪地震工程与防震减灾,地震出版社,559~565.
俞言祥、汪素云、胡聿贤,2002. 用数字宽频带速度记录和加速度记录计算长周期反应谱的对比分析. 新世纪地震工程与防震减灾,地震出版社,566~575. [1]
高孟潭、俞言祥、张晓梅、吴健、胡平、丁彦慧,2002. 北京地区地震动的三维有限差分模拟. 中国地震,18(4):356~364.
许力生、俞言祥、陈运泰,2003. 中国强地面运动研究进展. 地震学报,25(5):475~478.
俞言祥、汪素云,2004.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峰值与反应谱衰减关系. 地震学报,26(6):591~600. [1]
姜慧、高孟潭、俞言祥、赵翠萍,2004. 用数字地震资料确定软基岩场地放大和衰减的联合效应. 地震学报,26(S):148~153.
俞言祥,2004. 长周期地震动研究综述. 国际地震动态,7:1~5.
俞言祥、胡聿贤、潘华,2005. 地震震源机制对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4(17):3113~3118.
高孟潭、姜慧、俞言祥、许力生、唐丽华,2005. 震源机制和断层面的介质刚度对强地面运动的影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4(17):3101~3106. [1]
雷建成、高孟潭、俞言祥,2006. 西南地区近代地震的震中烈度与有感半径的统计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1(2): 137~145.
俞言祥、汪素云,2006. 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 震灾防御技术,1(3):206~217.
冯锐、俞言祥,2006. 张衡地动仪与公元134年陇西地震. 地震学报,28(6):654~668.
鄢家全、俞言祥、潘华、郝玉芹,2006. 论不同等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场地勘查要点. 震灾防御技术,1(4): 285~291. [1]
俞言祥、高孟潭、卢福水、吕红山,2006. 江西九江-瑞昌地震灾区抗震设防参数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1(1): 56~62.
姜慧、沈军、俞言祥、许力生、柔洁,2006. 逆断层地震近场地震动影响场和地表形变模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6(1):11~17.
陈勇、陈鲲、俞言祥,2007. 用集集主震记录研究近断层强震记录的基线校正方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7(4):1~7.
陈勇、俞言祥,200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多阻尼比反应谱长周期区段的适用性. 中国地震,23(2):131~140. [1]
姜慧、高孟潭、俞言祥、唐丽华,2007. 北天山地区S波非弹性衰减和场地效应研究. 地震学报,29(2):181~186.
雷建成、高孟潭、俞言祥,2007. 四川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地震学报,29(5):500~511. [1]
鄢家全、俞言祥、潘华、郝玉芹,2007. 不同级别安评工作确定设防地震参数的要点. 震灾防御技术,2(3):297~304. [1]
汪素云、裴顺平、许忠淮、张国民、俞言祥,2007. 利用ML振幅研究地壳横波Q0值I:不同构造区的衰减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50(6):1740~1747.
汪素云、裴顺平、Thomas M. Hearn、许忠淮、James F. Ni、俞言祥, 2008. 利用ML振幅研究地壳横波Q值II:Q横向变化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51(1):133~139. [1]
鄢家全、俞言祥、潘华、陈文彬、李金臣、郝玉芹,2008. 关于识别发震构造的思考与建议. 国际地震动态,2008(3):1~17.
王继、俞言祥,2008. 华中、华南中强地震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3(1):20~26.
俞瑞芳、俞言祥、肖亮、徐伟进,2008. 利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记录计算汶川地震余震峰值加速度分布图. 国际地震动态,2008(6):4~8. [1]
胥广银、高孟潭、俞言祥,2008. 破坏性地震破坏范围的快速估计. 国际地震动态,2008(7):20~23.
王继、俞言祥、龚飞、汪素云、丁力、李丽媛,2008. 中国西部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适用性分析-以部分新疆地震为例. 中国地震,24(2):126~133.
高孟潭、陈学良、俞言祥、雷建成,2008. “5·12”汶川8.0级地震汉源烈度异常机理的初步探讨. 震灾防御技术,3(3):216~223. [1]
吕坚、俞言祥、汤兰荣、高建华、卢福水,2009. 江西省及邻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地震地质,31(1):122~131.
靳超宇、廖旭、黄河、俞言祥,2009. 基于美国NGA项目的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东北地震研究,25(1):70~75.
汪素云、俞言祥,2009. 震级转换关系及其对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影响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4(2): 141~149.
姜慧、黄剑涛、俞言祥、温增平,2009. 地表破裂断层近场速度大脉冲研究. 华南地震,29(2):1~9.
靳超宇、俞言祥,2009. 欧洲中小震基岩水平向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中国地震,25(2):170~177.
吕坚、俞言祥、高建华、高登平、汤兰荣,2009. 江西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地震研究,32(3):269~274. [1]
兼职情况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委员会副主编
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委员
《震灾防御技术》编委
《国际地震动态》编委
《世界地震译丛》编委 [1]
教育背景
1980-198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学,学士
1985-1988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学,硕士
1996-200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 [1]
工作经历
1988-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1]
研究领域
工程地震学 [1]
主要研究方向
强地震动特性、地震动衰减关系、地震动数值模拟、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 [1]
科研项目
财政部专项“新一代全国地震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专题“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 [1]
曾负责完成的科研项目(课题):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青年基金“利用钻孔崩落资料研究主应力大小”(9500026)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用宽频带数字记录研究长周期地震动特性”(199109)
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科研项目课题“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研究”(10-5-02-1-2)
科技部973项目专题“近断裂地震反应谱、地震动时程和地表断裂估计方法”(2002CB4127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用宽频带数字记录研究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40374017)
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梯级电站系统地震安全研究”(2005DIB3J11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近场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技术”(2006BAC13B01-0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南海地震风险分析”(2006BAC03B02-0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多点输入地震动的数值模拟研究”(9071502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重灾区综合灾害危险区划分与居民点、重要企业建设的选址评估研究”(2008BAK47B03-05) [1]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高山峡谷地区水电工程地震动输入问题研究”(200808008) [1]
原文链接